▌為在家生活的長輩,傳遞家人生活的溫度,是至善家始終以來認為最有意義的事。
「我母親從小便一個人扶養著我們三兄妹,在早市販售豬肉品,下午在洗衣店工作,晚上回到家,母親依然忙碌張羅著我們的晚餐、家務與照顧我們。她從來沒有一刻是休息的,也從來沒有聽過她一聲抱怨。我很感激母親為我們做得一切,我一直在海外工作,平日由我姐姐照顧她,卻沒想到今年二月初時母親為了迎接我回家,在廚房熬湯的時候,在廚房門口跌了一跤,這一跤讓84歲的母親吃了不少苦,在醫院待了三個月,目前在護理中心持續復健。
現在我要整理好家裡準備接母親回家,讓她不要再摔跤,自己在家可以更安穩些,這樣我才能放心。」張先生在家裡的客廳述說著,眼角泛起了淚光。
▌防滑空間的事前準備與觀察。
◆ 邁出勇敢的第一步 ! 改變門扇的使用方式。
張奶奶回家後仍需要使用助行行走路,好不容易走到門口,但是開推拉門需要伸手拉門把之後再全身後退,如此,容易因為平衡不穩定而慌亂,相當危險。
要通過門去廁所,門扇必須全開,因此,對於張奶奶來說,使用助行器過門已是相當擁擠且有困難的超級障礙行動。
對張奶奶來說,門扇幾乎是不需使用或是經常保持全開。
要讓張奶奶跨出勇敢的第一步,處理張奶奶認為不需要但又須保有隱私的門,是至善家重要的課題之一。
◆消除跨越高低差的焦慮 ! 改善門檻高低落差。
張奶奶腳弱無力,能抬腿行走的高度已小於2公分,再加上有時體力較差或服藥精神狀況不佳等因素,使用助行器跨越門檻對於張奶奶來說也是超級障礙,具有高度被絆倒的風險。
要讓張奶奶能夠使用助行器或未來自行走動,消除跨越門檻的高低落差是必要的方式。
◆增加行動改變所需要的支撐力 ! 安排裝置防滑扶手。
家裡的浴室是最張先生最擔心張奶奶發生危險的空間,由於熱氣與水氣的使用會造成洗澡時的悶熱與洗澡後的濕滑,而且只有一坪有餘的小小空間,助行器具的使用操作對張奶奶來說增加了不少難度,所以,適度地在浴室空間裡配置所需要的扶手可以提供穩定且安全的預防跌倒功能。
▌防滑空間就是最適合的生活輔助用具
原本是前後開啟方向的推拉門需伸手拉到門把後再全身後退,門扇須全開,張奶奶才能進出,這樣的移動方式容易因為平衡不穩、導致慌亂有高度的跌倒風險。
所以,這次將改變傳統的推拉門更換為橫向滑動的橫拉門,並將原先的門框加大。
當考慮到一個高低落差的高度要移除為小坡或平地時,還必須考慮到整個房子內的樓板構造與相鄰接的空間高度。
以張奶奶的客廳與浴室地板來說,因為張奶奶能抬腿行走的高度不到2公分,移掉浴室的門檻後,客廳走道與浴室的地板相差的高度須以12~15倍小坡順平,讓奶奶可以安心的行走。至於客廳到陽台的落地門則改變成為平軌式落地門,完全消除了門檻的高度,降低了跌倒的風險。
適宜性的防滑扶手的安置是必要的,張奶奶在短期內固定扶手的使用,我們裝置在玄關的走道牆上、以及浴室門框邊,讓張奶奶在沒有步行輔助器具的情況下,可以拉住扶手借力,降低發生意外的風險。
濕滑的浴室地板若再加上洗澡的熱氣及肥皂泡沫,會增加滑倒的風險,在濕熱排掉之前,防滑塗料能增加腳底板的相對摩擦能力,減少濕熱而滑跤的風險。
良好地面設計應為避免滑倒,改善地面防滑能力,讓在家經常走動的路線都有一致的止滑地面。
原本浴室內的浴缸表面已經氧化,而且很少使用,以前洗澡都是跨到浴缸裡使用蓮蓬頭淋浴,對於腳力不好的張奶奶是一處又愛又恨的淋浴空間,這次回家後浴缸更是佔位置洗澡相當不方便,是故改變淋浴空間,將浴缸拆除掉,地板裝置截水槽,讓洗澡水可以較快速的排到地板下,淋浴區的牆壁配置適宜的扶手,讓扶手輔助張奶奶,在沒有助行器的狀況下,無論是站立位置還是就座沐浴椅都易於使用。
張奶奶告知我們因為身體不夠靈活,廁所之後擦拭清潔不夠方便,因此更新了馬桶免治座,讓清潔便得容易,如廁後乾淨又衛生。並且在馬桶側邊適宜的位置,裝置活動式扶手,加以輔助張奶奶起身移動,平時若家人使用馬桶時,扶手則可往上收折,不佔空間。
▌無障礙設施照亮了空間氛圍
平時獨自居住的張奶奶,在護理中心回家後,一點都不偷懶,漸漸地可以自己從床上、從椅子上起來扶著走動,當改善了安全的生活空間時,愛家的張奶奶直呼「金閃閃咯!」。而且還驚嘆的說「原來被拆掉的門還可以裝一樣的回去,而且地板還是平的喔! 」\^▽^/
現在家裡的廁所、房門、走道都可以放心地使用輔助器具走動,再也不用擔心走不好做不到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