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鎮的商業區長大、三代同堂,直到高中畢業離家。
我的雙親仍住在老家,那是一棟五層樓鋼筋混凝土的老房子,房前挨著不再繁忙的街道與商店街,沒有電梯,父母仍舊經營著老店鋪且居住於頂樓。老家是父母一生的基業及回憶,父親表示他們會永遠待在那直到過世。
我逢年過節會回小鎮去探望父母,直到2022年初,發現母親下肢水腫體力變弱,爬梯開始變得困難,我又開始勸說父母應及早準備調整住房,然而不幸地是母親突然夜間高燒呼吸困難,當時救護人員費盡心力,才把母親扛下到地面樓層緊急送院治療,經過連夜的緊急搶救以及在醫院長達8個多的治療與努力復健,才能夠回家。而老家也終於局部改造,父母這才有更適合健康需求的生活空間繼續安養。
由於老家樓層格局長而窄、僅有南北兩面能開窗,房屋柱梁及樓梯位置以及公共汙水幹管等構造因素,若要安裝電梯僅能在各樓層偏左側貫穿,不僅工程浩大、各層樓走道會變得更狹窄,再加上工期較長,難以實現。最後,我們安裝樓梯升降椅幫助父母親上下樓層。並且清除臥室起居室長年無用的物品,搭配生活及復健作息,重新安排家具以及替換掉陳年窗戶。終於,起居層得以窗明几淨,透進多年未見的天井陽光,臥房外的小露臺也因為窗扇的改變,新鮮空氣流通,讓心情顯得格外開朗。
感謝上天給予我們無限的能量,母親現在已回復至以前七成健康程度,生活仍可自理。但我常常在想,如果能夠及早下定決心把老家改造,減輕母親爬梯的體力負擔,增加出門就醫的意念,或許母親根本不須挨刀治療,健康依舊,全家人也能更輕鬆些。但這似乎有點難以做到,尤其對40-50年代的華人長輩而言,普遍仍難以接受在健康良好的狀況改造或調整住房。另外,在近三年我所服務的216件的長照家庭中,也只有2件是以預防跌倒為目的做改造的案家。我見證了健康住環境對長照家庭的重要性。
即使是按裝一只馬桶旁的活動扶手,我都曾聽到長輩極度感嘆地說: 太好了,我現在才發現原來它這麼好用!我怎麼就沒想到要早一點弄!
雖然,健康住環境改造在長期照顧的光譜裡,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小,但它最貼近用戶的居家生活,一舉手一投足都不能沒有它,我了解它的魔力。
我們正在推廣一個即使生活方式改變,也不會改變安心生活的空間,並在滿足家庭需求的同時,盡量追求生活舒適。
因此,我們誠心期望讀者也能給予我們反饋。
共同為健康獨立的老年生活環境推進。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