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居家環境改善補貼四萬元到底能補貼什麼?

▌人人都應該知道的長照福利環境補貼

昨天早上現場會勘時,申請長照福利的家庭照顧者向我提出了大家經常討論的話題:「長照補貼的四萬元根本就不夠來修浴室!」

是的!

政府實行長期照顧制度,至今已有14年,長照福利的補貼目前仍定位於“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的長期照顧服務領域,讓需要調整居住空間使用輔助器具的人,可以透過居家復健及居家治療,安心在家生活。

現在我們就從房屋建造的角度,來討論長期照顧的家居改修補貼,其中使用政府長期照顧十年計畫的家庭裝修的典型例子之一,便是稱為“扶手安裝”。
安裝位置根據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會裝置在樓梯、玄關、通路、浴室或臥房等家居活動空間,又根據居住條件的不同,安裝扶手的數量可能會增加,甚至需要拆分舊底座安裝新底座,或者需要補強安裝位置的構造功能。

實際上,僅建造幾條扶手往往要花費新臺幣四位數以上,因此,扶手安裝項目裡相對費用較高的立腳型、有輔助桿的扶手安裝便會超過補助上限。

▌多家庭且小規模的照顧環境改修必須追求真實提高效率

與一般房屋裝修工程不同,長期照顧房屋裝修工程屬於”多家庭”且“小規模”。如此,便可以理解在長照補助款的上限內不可能同時進行扶手安排、改善浴缸、消除高差、更換面盆馬桶等設備工作。

在這些有限的條件下,家居裝修的花費要根據使用人和家人的意願為優先考慮事項,工作規劃與執行要追求真實,並在現場進行技術檢查,盡量考慮到各種“福利設備”和“建築構造”的一致性,才能在貼近使用人與家人的感受的同時,達到最大限度地不浪費與改修效果。

▌高齡化的居住環境應從熟悉的生活裡接受改變享受價值

以前,建設業的老闆經常說:「總之買了也不會壞,早買早享受!」。直到上周,至善家還真的從90歲的華奶奶口中更深刻地感受到這句話。

華奶奶的房子已經45歲,從來都沒改修過,華奶奶在改修前老是說我都90歲了,再用也沒幾年,實在是不需要改,在照顧者、建築師與華奶奶溝通後,華奶奶終於接受「來改變一下」的想法,透過長照福利環境補貼的制度,執行了扶手安裝、修改門檻、防滑措施以及更換設備等項目。
改修進行時,華奶奶跟著師傅東看看西瞧瞧,改修完成時,華奶奶竟說:「沒想到我的房間還真大、真亮、這麼好用,我怎麼就沒想到要早一點弄!」

老人應從熟悉的生活環境裡接受改變享受價值

我想,居住環境的即使到了老年也是如此,現在我們面臨著老齡化社會,建設行業對於改善居住環境的 “最適方案” 仍舊要試圖應用更深入的使用行為意識和技術水平,為可以微笑生活的住房做出獨特的努力,讓使用者安心生活在熟悉的領域。

在至善家,我們認真聆聽長輩們的生活方式與需要,正在推廣一個即使生活方式改變,也不會改變安心生活的空間,並在滿足家庭需求的同時,盡量追求生活舒適。

想要找建築師與您共同創建適合您想要的生活空間嗎?

請隨時就您現在需要的居住空間功能以及將來想要的居住空間功能與我們聯繫。